2018年受宏观经济环境、环保约束力加剧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各种困难局面,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全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形势保持平稳。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5.16亿元,比上年增长7.2%,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3.39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434.0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667.70亿元,增长8.2%。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2018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9.2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全年粮食总产量132.54万吨,增长1.4%;蔬菜产量140.17万吨,增长2.7%;园林水果产量120.36万吨,下降4.1%。生猪、活家禽出栏分别增长0.9%和0.5%;大牲畜出栏增长5.9%,其中牛出栏下降0.4%,马和驴出栏分别增长87.0%和4.37倍。全年肉类总产量10.47万吨,增长2.8%;奶类产量43.68万吨,增长4.6%;禽蛋产量4.83万吨,下降4.0%;天然蜂蜜产量528.96吨,增长61.6%。
(二)工业生产放缓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5%,增加值增长7.6%,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9个行业增速超过10%。增加值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7.6%,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增长11.0%,汽车制造业增长18.3%,烟草制品业增长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1%。这五大行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近50%,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6.6%。
(三)三大需求保持平稳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18,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1%,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增势较快,分别增长46.7%和20.1%。二是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4.60亿元,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0.79亿元,增长11.6%。三是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3.43亿元,增长11.5%。其中进口增长36.1%,出口下降3.8%。
(四)财政收入结构优化
2018年,全市完成税收总收入21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实现财政总收入231.82亿元,增长1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7.76亿元,增长8.2%;财政支出330.28亿元,增长9.5%。从地方财政收入构成看,各项税收收入67.36亿元,增长13.8%;非税收入20.40亿元,下降6.9%,税收占比76.8%,高于上年同期3.8个百分点。
(五)金融存贷余额稳步增长
201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22.47亿元,比年初增长11.7%;住户存款1732.52亿元,增长9.4%。各项贷款余额1557.48亿元,增长11.2%;其中,短期贷款506.11亿元,增长10.1%;中长期贷款余额919.73亿元,增长11.7%。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持续放缓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1.4、2.2、0.9个百分点,呈现继续放缓态势。工业生产持续放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规模以上企业停产面扩大。受秦岭生态治理和环保整治影响,凤县、金台区、凤翔县等地批量企业陆续停产,年末,全市停产企业68户,比6月份增加48户,停产面超过9%。二是部分重点行业生产下降。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有8个行业增加值下降,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63.6%,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2.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20.7%,这三个行业合计下拉规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三是新建企业数量少,规模偏小。全市本年新建入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2户,数量为近五年最少,且企业规模均较小,对全市增长拉动不足。
(二)有效投资不足
一是工业投资低迷。随着吉利整车、1.5T发动机等重大工业投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偏少的问题更加突出。全年工业投资下降18.6%,降幅较上半年扩大16.2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持续放缓。全年民间投资增长2.3%,增速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21.4和11.0个百分点。三是大项目不足。全年在建10亿元以上的项目仅有50个,其中本年新增仅11个。
(三)新增企业数量偏少
2018年,全市净增 “五上”企业仅214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56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增加108户,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加13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增加43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减少6户。
三、下一步经济发展建议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提升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工业强市“1553”行动计划和工业强基“六大工程”,加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培育创新型企业;以军民整合为路径,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凤县等受环保冲击较大的县域产业转型,加速引导生产要素进入新的行业和领域,尽快培育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二)加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力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开展精准招商,精心谋划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产业项目。围绕我市短板,在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以及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领域,谋划一批投资项目。
(三)实施旅游带动促进服务业发展
持续实施旅游“5+”发展战略,以旅游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我市的流转,扩大消费,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步伐,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支持钛材、猕猴桃等10个省级外贸出口示范基地建设。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内生动力
深入实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3”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太阳城娱乐“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继续压缩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审批、进出口通关、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办理时间,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促进投资便利化,进一步释放市场潜能,激发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