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宝鸡市各级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引领,以畜果粮菜为支柱产业,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克服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十二五”农业经济的良好开局。
一、产值效益大增长。
2011年宝鸡市农业生产在产量全面丰收,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强力推动下,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 215.70亿元,比上年增长 23.5%。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中,农业产值114.8亿元,同比增长24.8%;林业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30.4%;畜牧业产值85.9亿元,同比增长23.8%,渔业产值0.8亿元,同比增长8.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4亿元,同比增长0.4%。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增加值12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1%。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构成中,农业增加值68.3亿元,同比增长8.7%;林业增加值4.6亿元,同比增长 17.8 %;畜牧业增加值50.1亿元,同比增长 1.4 %,渔业增加值0.5 亿元,同比增长6.6 %;服务业增加值 5.1 亿元,同比增长3.4 %。农业的丰产和丰收有力的支撑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11年宝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6340元,其中来自农业的纯收入 1509元,比去年增长 22.2 %。
二、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去年宝鸡市继续落实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和科技服务等关键措施,大力发展奶畜、肉牛、肉羊、猪禽四大主导产业,畜牧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宝鸡市存栏奶牛18.8万头、肉牛30.1万头、猪108.6万头、羊52.9万只、家禽887.8万只,存栏奶牛和肉牛同比分别下降1.02%和下降1.96%(其中存栏奶牛稳居全省第一),存栏猪、存栏羊和存栏家禽同比分别增长0.06%、增长1.44%和6.9%。出栏牛19.1万头、猪146.0万头、家禽925.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7.1%、5.7%和9.2%,只有出栏羊同比下降2.73%;也达到40.2万只。宝鸡市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16.5万吨、61.3万吨和7.5万吨,同比增长9.9%、2.5%和3.6%;畜牧业产值达到85.9亿元。
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了“八连增”。
宝鸡市农业部门以高产创建为抓手,创建小麦高产示范园13个,夏玉米万亩示范片10个,春玉米万亩示范园6个,建成国家级和省级产量大县6个,全年种植粮食作物503.1万亩,其中:小麦279.1万亩,玉米187.2万亩,其他农作物36.8万亩,宝鸡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42.5万吨以上,粮食亩产283公斤。
四、水果丰产,产量大幅增长。
近年来宝鸡市紧紧抓住国内外水果市场持续向好的有利机遇,每年大建果园,水果面积和水果产量逐年增长,2011年宝鸡市果园总面积达到89.3万亩,果品总产量118.6万吨,比上年增长22.2%,其中苹果49.4万亩、产量64万吨;猕猴桃30万亩,产量41.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9%、19.6%、8.2%和40%,当年果业产值达到4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2亿元,全年新建果园15万亩,其中苹果10.6万亩、猕猴桃3.8万亩。
五、蔬菜产量增加,设施蔬菜蓬勃发展。
在保证露地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同时,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底宝鸡市设施蔬菜大棚达到5471栋,占地面积6094亩,产量3471吨,新发展秦岭高山无公害蔬菜2万亩、专业化蔬菜育苗站(点)20个,全年蔬菜面积播种面积74.0万亩,增长2.9%,产量112.6万吨,增长4.7%。基本达到“菜园子”生产丰富、“菜篮子”供应充足,全年蔬菜产值达到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