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市委、市政府领导宝鸡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科学施策、主动作为,宝鸡市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稳定。
一、宝鸡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保持总体稳定
2014年,宝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8.54亿元,较上年增长10.8%,增速虽较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但这是在全国、全省、各市经济发展均呈回落态势下取得的好成绩,高于全国、全省3.4和1.1个百分点,在全省大市中处于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33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078.18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419.03亿元,增长9.2%。
(二)粮畜稳定,果菜丰收
2014年,宝鸡市克服伏旱、秋涝的不利天气影响,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44.3万吨,超目标任务6.3万吨。水果总产量达到132.0万吨,增长4.7%;蔬菜产量136.4万吨,增长5.6%,其中设施蔬菜产量24.4万吨,增长6.9%。全年生猪存栏108.47万头、家禽存栏933.55万只,分别下降1.9%和1.1%;牛存栏50.84万头、羊存栏56.82万只,分别增长0.7%和2.8%;肉类产量18.67万吨,增长3.0%;牛奶产量59.79万吨,增长2.0%。
(三)工业生产增速回落
2014年,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军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42.6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实现工业增加值745.20亿元,增长12.2%。受市场需求不足、个别大企业生产低迷因素影响,增速较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3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实现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行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107.70亿元,增长29.7%;纺织业产值42.22亿元,增长19.5%;汽车制造业产值181.75亿元,增长17.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494.37亿元,增长1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128.72亿元,增长12.1%。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位稳定
2014年,宝鸡市继续推进项目带动战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5.59亿元,较上年增长26.1%,增速全年保持在20%以上。其中民间投资完成1222.37亿元,增长34.7%;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93.14亿元,增长14.6%。青岛啤酒工业园一期、农夫山泉和龙源风电二期、千阳环保新材料、海螺型材、阜丰生物搬迁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法绛高速改扩建、S212凤县县城过境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中国钛材交易中心、西部煤炭物流配送中心、红星美凯龙等商贸物流设施建成投用。
全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84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2个,实现到位资金794.25亿元,增长22.5%,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到位资金和重点项目投资额均创历年之最。
(五)消费市场保持平稳
2014年,宝鸡市消费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59亿元,较上年增长14.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488.67亿元,增长14.3%;乡村零售额46.92亿元,增长10.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8.88亿元,增长9.7%;商品零售486.71亿元,增长14.4%。
外贸进出口增速下降。2014年,宝鸡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2.73亿元,比上年下降4.1%。其中,出口41.23亿元,下降4.7%,进口11.50亿元,下降2.0%。
(六)市场物价稳定
全年宝鸡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五升三降”:食品上涨3.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3.1%,居住上涨1.8%,交通和通讯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降0.4%,衣着下降0.3%,烟酒及用品下降1.5%。
农村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9%。
(七)财政收入增势良好
2014年,宝鸡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88.09亿元,较上年增长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05亿元,同口径增长15.6%。财政支出235.61亿元,增长6.9%。
国税收入增速高于地税。2014年,宝鸡市国税、地税收入合计157.3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地税收入49.05亿元,增长4.2%;国税收入108.25亿元,增长9.5%,增速高于地税收入5.3个百分点。
(八)金融机构存贷稳定增加
2014年末,宝鸡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89.67亿元,比年初增加116.88亿元,增长15.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3.45亿元,增长13.1%,中长期贷款余额494.22亿元,增长12.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44.23亿元,比年初增加181.58亿元,增长1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63.76亿元,增长11.9%。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快于存款增速4.2个百分点。
二、全年经济发展六大亮点
2014年,在宝鸡市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宝鸡市转方式、调结构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呈现六大亮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
宝鸡市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在2014年出现了非常积极的变化,一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了25.3%,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是结构调整非常可喜的一个方面;二是2014年宝鸡市建筑业增加值213.35亿元,增长14.6%,是各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占GDP比重超出第一产业2.7个百分点,达到12.9%。
(二)工业结构优化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冶金工业比重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食品、能源工业比重分别提升0.2、1.3和1.8个百分点。二是高耗能行业占比下降。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高耗能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9.4%,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增速低于非高耗能行业2.5个百分点。三是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中小企业产值增长16.2%,高于宝鸡市工业增速9.2个百分点,高于12户大企业集团10.9个百分点。
(三)重大项目建设加力
2014年,宝鸡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73个,比上年增加47个。其中,本年新开工146个,增加59个。计划总投资230亿元的新东岭城市综合体项目、投资72亿元的吉利汽车项目、投资30亿元的阜丰生物12万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制品项目、投资20亿元的茵香河文化休闲度假中心项目、投资16亿元的青岛啤酒60万千升/年啤酒项目(一期)、投资10亿元的海螺型材8万吨塑料型材等一大批大项目积极建设。
(四)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宝鸡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提升到50.07%;县域经济占宝鸡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比上年大幅提升5.4个百分点,达到55.5%;民间投资1222.37亿元,增长34.7%,增速高于宝鸡市投资增速8.6个百分点,占到全社会投资的58.1%;宝鸡市新增“四上”企业24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22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88户;重点服务企业53户。
(五)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一是就业保持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2014年宝鸡市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万人,登记失业率3.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预计分别增长9.8%和13.2%,城乡居民总收入占GDP比重由上年的43.02%提高到45.5%。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40:1缩小到3.35以内。二是宏观经济效益提升。2014年宝鸡市国税收入108.2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因受营改增影响,地税收入与上年没有可比性)。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增长31.1%,车辆购置税增长19.1%,消费税增长8.4%。三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88.09亿元,增长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05亿元,同口径增长15.6%。
(六)节能环保成效显著
一是节能降耗超目标完成。据初步测算,2014年宝鸡市单位GDP能耗下降4.1%,超额完成全年下降3.3%的目标任务。二是削减燃煤成效显著。大力淘汰工业落后产能,削减煤炭消费量约43.53万吨,加快燃烧小锅炉拆改消减煤炭消费量103.20万吨。三是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2014年,宝鸡市Ⅱ级以上优良天数为242天,PM10浓度均值122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均值71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走在全省前列。
三、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
(一)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今年以来,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从一季度14%、上半年14.6%、前三季度12.9%回落到全年的12.2%,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大企业集团增速低位持续。全石油钢管厂、东岭集团等12户大企业集团全年完成产值169.01亿元,仅增长5.3%,增速低于宝鸡市工业增速1.7个百分点,低于中小企业增速10.9个百分点。二是支柱产业拉动力减弱。宝鸡市八大支柱产业中,占比最大的有色冶金业和装备制造业仅分别增长2.2%和6.7%,这两大产业占宝鸡市工业比重56.4%,对宝鸡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的仅为35.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比上年减少5.3个百分点。三是用电量增速持续回落。1-12月,宝鸡市全社会用电量75.04亿千瓦时,增长3.2%,其中,工业用电量46.0亿千瓦时,增长2.8%,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回落8.4、5.8和1.0个百分点。
(二)牛奶产业发展面临困难
2014年,宝鸡市奶牛存栏21.54万头,年产牛奶59.79万吨,实现产值29.8亿元,占宝鸡市牧业产值的29.9%,占农业总产值的10.6%。奶畜业的发展对宝鸡市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有着较大的影响。近期,受国内生鲜乳价格急剧下降影响,宝鸡市鲜牛奶收购价格大幅下滑,由2014年元月的4.06元/公斤降到目前的2.89元/公斤,部分地区乳品企业拒收牛奶,奶牛养殖效益严重下滑,甚至还出现了奶农卖牛现象出现,奶牛养殖业发展形势严峻。
(三)房地产销售回落、价格下跌
2014年,宝鸡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93.14亿元,较上年增长14.6%。商品房销售面积263.19万平方米,增长8.4%,较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88.69亿元,增长3.3%,回落23.3个百分点;商品房均价3370元/平方米,较上年均价下降4.7%。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可能比2014年更加复杂严峻。我们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主动适应新常态,继续坚持做大总量、做优质量,稳工业增长,促三产提升,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