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长安街上的铁甲洪流踏着时代的鼓点轰鸣而过,电视机前的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宝鸡人,眼眶一次又一次湿润。当看到陕汽军车以钢铁雄姿驶过天安门广场,了解到众多尖端装备中有我们的高端钛合金材料,那一刻,我仿佛看到的不仅有大国重器的威严和满满的安全感,更是故乡宝鸡在共和国工业版图上刻下的深深印记。
我的激动,源于血脉深处跨越三千年的工业回响。宝鸡,这片曾诞生了何尊、折觥等青铜重器的土地,自古就流淌着工匠精神的血液。青铜时代的匠人用范铸法创造出礼乐文明的物质载体,今天的产业工人则在现代化车间里锻造着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从青铜到钢铁,从礼器到军车,变的也许只是材质与形态,不变的是一脉相承的精工细作与精益求精。
当阅兵式上陕汽军车一辆又一辆驶过,我仿佛看到青铜纹饰在现代工业产品上获得了新的生命。这,象征着宝鸡工业的辉煌传承。从抗战时期的工业内迁到“一五”时期的重点布局,宝鸡奠定了坚实的工业根基。改革开放后,陕汽、宝钛、宝石机械、宝石管业等企业扛起了宝鸡工业的大旗。阅兵式让所有人振奋,老工业基地并非落日黄昏,而是在新时代正在焕发新生的力量。这些钢铁巨兽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可能凝结着宝鸡工人的智慧与汗水。
九三阅兵,展现的不仅是国防实力,更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集成创新。从重型军车到无人机,从信息化装备到后勤保障系统,无一不是全国工业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成果。这也为宝鸡指明了发展方向——不再追求大而全的封闭体系,而是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准定位,以关键技术突破赢得市场地位。宝鸡的机床制造、新材料研发、零部件精加工,都可以在这场产业革命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宝鸡拥有众多工业科研院所和技术工人储备,完全有能力从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从传统设备向智能装备升级。阅兵展示的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装备,正是宝鸡工业发力的方向。
作为统计人,作为宝鸡工业发展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我手中的数据最能印证这条转型之路。跃动的数字背后,是宝鸡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的坚实脚步。每一组工业用电量、每一条产线开工率、每一笔创新研发投入,都在诉说着这座工业城市转型的艰辛与辉煌。
长安街的铁甲洪流终将远去,但统计报表上的数据长河永远奔流。接下来,我将坚守初心,继续用数据之笔记录下这座城市从青铜之乡迈向智造高地的每一个历史瞬间。希望我能发挥所长,用最精准的统计数据,丈量宝鸡工业与建设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距离;用最深入的统计分析,解码先进制造企业的成长路径;用最前瞻的统计预测,为宝鸡产业升级绘制数据导航图。我坚信,在下一次大阅兵时,人们一定会看到更多闪耀着宝鸡智造光芒的装备驶过天安门,那也必将是我们作为工业统计人用统计服务铺就的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