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进步和繁荣而耕耘
——纪念新中国统计机构成立六十周年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乔 军
今年是新中国统计机构成立六十周年,值此之际谨向全市广大统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
六十年辛勤耕耘,六十年春华秋实。六十年来,宝鸡统计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时期单纯为政府服务,成长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服务的重要经济工作部门。六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宝鸡统计人,不畏艰辛、奋力拼搏、默默奉献、开拓创新,奔走于工厂企业、大街小巷、乡间村舍,认真细致地记录着宝鸡建设的一点一滴,推动着统计事业在改革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前行。六十年来,宝鸡统计工作按照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致力于服务科学发展大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统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党政领导的参谋部、社会公众的信息窗。面对转型突破、率先跨越的历史新使命,各级统计部门和全市广大统计工作者继续高举科学发展旗帜,按照“及时、准确、主动、质量”的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实事求是,服务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创新,落实依法治统,为宝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统计支撑和统计保障。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统计事业开辟了广阔天地,做好新时期统计工作需要: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计工作是重要的经济社会管理工作,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统计工作不再是部门工作、单项工作,而是全局性工作;不再是单纯填报、数据归纳,而是依据数据科学分析、科学总结的智慧性工作;不再是被动的统计,而是主动作为、寻找发现、调查研究、提供建议。全市统计系统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中心意识、服务意识,在工作中体现全局性、体现时代性、体现创新性;要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科学化特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去引领统计工作,用先进思想、先进观念、先进文化指导统计工作;要能动统计,改变被动统计、数字汇总的传统工作模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注重统计工作的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主动统计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围绕社会经济分析研判,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统计工作要密切关注和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对宝鸡经济的影响,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预警,全面提升统计工作的服务水平。要突出对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调研,加强对工业、投资、贸易、服务业等重要领域和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监测跟踪调查,关注主要敏感指标走势的速度升降、结构变动、位次变化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密切关注倾向性、突发性和系统性问题,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及时、可靠的统计信息;要突出对社会进步情况的统计调研,开展各地区自然情况、人文经济以及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进步情况的统计调查研究,把可以借鉴的、采纳的和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进步性的有用东西反映上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统计信息服务;要突出对民生工程的统计调研,主动服务全市民生建设大局,围绕新农村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多项惠民生、保增长等政策的运行情况,围绕社会保障、创业就业、公共服务三大体系建设情况,抓好各项民生统计调查研究工作;要突出对市场供求环节的分析和调研,强化对市场的监测、预测、研判工作,切实做好市场供求关系调查研究,为增强政府管理市场、服务市场提供基础支撑。
坚持依法统计,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依法统计是对统计工作的本质要求。各级统计部门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以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为首要职责、重要使命和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影响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质量。要强化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完善基层统计工作制度,健全统计机构,稳定基层统计人员,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确保源头数据准确可靠。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网络应用水平,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统计工作氛围。统计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全面做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工作,不是统计部门一家的事,而是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统计工作,自觉维护统计工作的独立性,注重发挥统计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经济发展需要统计,社会进步需要统计,人民幸福需要统计,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实现“六个走在前列”需要统计,期望全社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统计工作,切实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广大统计调查对象要切实履行法定统计义务,理解、支持、主动配合统计工作,共同营造健康的统计发展环境。要加强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六十年的风雨征程,统计与社会同行;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统计之花必将为祖国繁荣而绽放!